DSCN9442 拷貝.JPG  

其實回台不知不覺就已經過了一個半月了,

本來是想趁記憶猶新,也沒有受太多心境轉換時趕快寫個心得什麼的,

但....我實在也不是個勤勞、積極的人

加上之後又默默的覺得....

我出來這一趟,並不是為了什麼人、什麼事,

走了這一遭,自己到底做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向別人說明!

因為就算我做到了那些事、得到了什麼心得,

統統都是自己概括承受,都只是自己的感受,和別人無關,

看了這些東西的你/妳們,就算羨慕也不一定會做到,而且老實說..人就是喜歡羨慕自己沒有的東西的生物,

而就算也去了澳洲打工度假,或許也做了這些事,但也不一定有相同感受,

所以覺得也不需要特別寫什麼,

但事後想想,其實這也不過是個對自己的交代,至少還是想補齊一下這2年來在台灣的空白,

雖然延宕了很久,但就純粹來做個記錄一下....

 

首先是這2年多來,關於澳洲的重要大記事:

102/10,環島回來後,決定克服自己的語言障礙,下定決心出國看看。

103/1,本來是打算去加拿大的,無奈新聞的推波助瀾,導致才第三年的加拿大WH大爆滿,運氣不好沒抽中。

103/4,因為抽不到加拿大的WH,但沒有太多的經費讓我揮霍,又不想白白浪浪費好不容易空下來的日子,只好轉向申請澳洲的WH。

103/5/25~28,第一次真正在護照上蓋上出境章,利用轉機,在新加坡待了3天。

103/5/29,正式落地澳洲,開始我的第一年澳洲打工度假。

103/6/11,決定移動做為期2週的食宿交換(最後變成3週,在當地嘗試做了3天的農工,但各種因素考量下,決定還是離開)。

103/7/8,確定了找工作的城市,移動到Toowoomba(昆士蘭內陸大城),準備正式進入一個人的澳洲工作、生活。

103/8/12,找了一個月後,正式在澳洲開始的第一份工作。

103/9/15,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車,正式開啟可以在澳洲自由自在隨意走的人生。

103/12/26,因為決定雪梨跨年,在聖誔節前夕離了工作,準備第一次的澳洲長途移動,也是第一次有所謂的「旅伴」一同出遊!

104/2/5,開始收集第二年打工度假資格,第一次的馬場工作,又是另一次的食宿交換。

104/3/29~4/7,在快要結束第一年打工度假前夕,為了表妹喜事短暫回台10天。

104/5/16,終於完成為期88天的第二年打工度假資格,再次回到Toowoomba。

104/6/4,再回到第一年的工廠上班,回到老地方,但已經沒有老朋友,一切又是重來,既熟悉又陌生。

104/12/4,再次結束工作,只是這次足足做滿了6個月,也多認識了很多同事。

104/7/18~21,第一次體驗到何謂滑雪,跟被雪滑....認真算起來,也是這兩年來,第一次認真去旅行(之前都是因移動而旅行,也不曾認真規劃行程)。

104/10/4~7,第一次到列為世界遺產的大堡礁,住在船上漂流2天,也從天上看到了它的壯觀跟著名的心型堡礁。

104/12/13~24,再一次的長途大移動(但這次則是自己的長征),原本要到內陸小鎮的,但最後還是決定到墨爾本,展開大城市的挑戰。

105/2/28~3/1,第一次在澳洲擺攤賣春聯,結果春聯賣不好,卻意外開啟了我的街頭藝人之旅。

105/3/38,第一次在澳洲當了社區活動的志工。

105/3/30~4/8,車賣掉前最後一次的長途移動,從墨爾本到阿得雷德(看到了舉世聞名的十二門徒,也去到了因金城武而出名的鹽湖),再回到墨爾本。

105/4/14,陪伴了我一年半(剛剛好耶!)的愛車,轉手下一個背包客,重新再出發。

105/4/20,再次到阿得雷德,只是這次收拾了所有家當從墨爾本「飛」過去。

105/4/23~25,第一次搭長途火車,也是世界第二長的印度洋-太平洋號,前進伯斯。

105/5/6~9,第一次租車,找了旅伴,旅行西澳西南角。

105/5/11~15,提早結束了澳洲的2年行程,再度利用轉機,到峇里島玩轉4天。

105/5/15, 23:30,終於再次踏上台灣這塊土地,繼續一段新的旅程。

 

洋洋灑灑記下來,在澳洲的這2年,真的是發生了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事,

有很多的第一次,雖然都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也很多事都沒有做到,但它們就是我一輩子的回憶。

 

除了時間點的記錄,另外分類一下到底做了什麼事....

想做而且做到的事:

  1. 食宿交換:
    其實當初會想食宿交換,不過就只是因為不知道要去哪,而且不想因為急於找工作而被騙,雖然很多人總是覺得食宿交換沒有薪資不划算,但事實上我認為在國外生活的初期,尤其當沒有任何目標、目的地,在找到工作前,光是一般生活開銷、住宿、交通就佔據了大部份花費,加上體認到自己不是個能夠快速融入新環境的人,每到新環境總是要先花上一段時間適應,了解當地狀況(比如人口分佈:背包客多不多、當地流動狀況,工作狀況:職缺多不多、流動率高不高、有什麼樣的工作,生活機能好不好....),才有多餘的精力去開始準備工作,而食宿交換能夠幫助自己去融入外國人的生活,尤其是在剛到澳洲、英文又還不是很好的階段,雖然也有不少人有不好的經驗,但自己算是很幸運的遇到的第一個家庭,幫助過很多背包客,因此除了幫助我增進英文跟融入他們的生活,甚至還協助我找當地的農場工作、教我打電話(英文電話真的是超難的!想當初電話一接起來就挫到根本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但現在雖說不上百分百,但簡單的電話對談也不是問題)。
    DSCN5499.JPG

    雖然之後的馬場食宿交換經歷就不如第一次來的好,和主人總有些溝通不良的地方,一開始也甚至被建議換農場(因為馬場實在是太操勞了),但為了那第二年簽證資格,咬著牙,88天也換到了,雖然這之中有2/3的時間都只能和「馬」對話,無聊到不行的苦日子,但也是個很難得的經驗,如果當初不是為了食宿交換,也不可能到馬場去,而且在旅伴離開後,自己一個人還能撐完剩下的2個月,也算是很厲害了。
    DSCN3759.JPG    
    而第三次的食宿交換,卻在我行程都安排好之際,被主人一封「因為原交換者繼續留下」,連去都還沒去,就被迫中止,打亂了我後面所有行程,也沒再去體驗澳洲家庭了。

  2. 找到白工工作:
    到澳洲打工度假,其實我並沒有什麼大目標,唯一只有一個原則--不要被剝削!雖然在某些時刻也是必需去找所謂的明知已經是黑工的工作(華人老闆的工作幾乎清一色都是),也真的曾經短短做了4天的時薪$8AUD的工作,然後也進去過號稱白工,可事後發現一樣是不合規定的$12AUD日本工廠(讓我對日本人突然有些失望),但做了一週領到薪水後就決定離開,之後也沒再找到過任何工作。
    當然可以2年都這麼的不和黑工妥協,也可以說自己真的很幸運,在完全沒有澳洲工作經驗,英文又很破的情形下,一開始就進了號稱很難進的蛋糕工廠,大家都說投很多次都無消無息,我卻只花了2次就拿到面試機會(而且話說跟我一起去投的室友還沒上),然後就很順利的上工了,第二年在手頭正緊的時候,連絡了一週,又很順利的再回去,因此存到小小一筆足夠讓我撐過沒有工作的半年。所以算起來,在澳洲的2年,我就只真真實實的在這間工廠工作過(因為馬場沒有薪水,就不算進來)。
    DSCN5833.JPG  

  3. 用英文跟外國人溝通:
    老實說對於要出國的人來說,應該是個很小、很微不足道的想法,但對於決定要出國前的自己,是真的完完全全的不敢跟外國人對話(雖然很多在澳洲遇到的朋友都不相信),所以一開始到澳洲的三大事裡,除了辦稅號自己用網路就可以搞定,到銀行辦卡這件事,出發前還是決定申請中文行員幫忙;而開電話卡就是第一件很挫折的事,本來還很假掰的想說,店員說按照單子上面的號碼按一按就可以開通了,誰知打了開通專線完全聽不懂那神奇的語音系統,聽不懂何時要按哪個號碼,最後還神奇的接到了超級無敵難懂的印度客服,不懂到連他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最後被結束通話,開不了卡(最後還是要請求店員開卡才成功)。之後隨著食宿交換,然後獨自開始探索,聽力跟口說才開始慢慢的進步,從開始找房、找工作、問資訊,甚至到了買車(買車完全就是大進級),都要自己一個一個打電話問,「請說慢點」、「可以再說一次嗎?」總是離不開話題的前幾句,每次電話前都要先寫下到底要說什麼,漸漸的可以不再逐字寫下自己要說的話,然後慢慢的可以對別人的話語有所回應,接到英文電話也不再那麼的害怕,雖然說到現在也還稱不上流利(畢竟也都沒有真的認真唸英文),但至少已經不再是那個當初看到外國人,話總是啫在喉嚨,完全說不出來的小女孩了。
    20130915_153135.jpg  

  4. 交外國朋友:
    以前的我因為害怕說英文,自然就不太可能交什麼外國朋友,但決定要到國外試試自己究竟有多少英文底子,自然就希望能交到外國朋友。也因此才知道,原來不是所有金髮碧眼的人都會講英文;原來日本人的英文真的不好到自以為跟我講英文,實際上卻是在講日文;原來韓國人講英文也是不太會捲舌的;原來巴西人的熱情真的就像電影演的那樣;原來印度人的英文真的是天語;原來所謂澳式英文真的不如想像中的好懂...有好多的好多都是認識了其他國家的朋友才知道的,或許有人認為看電視、影集也可以知道,但很多的人、事、物,在真實接觸後,才會真正深刻心裡。而且認識了其他國家的人後,才會知道,很多事情原來不是只有台灣人如此,以前總覺得很討厭的台灣人、事、物,其實也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國家的人身上。對於30歲、對於成家立業、對於沒有方向,對於認為自己的國家很糟糕....也不僅僅只是亞洲人的集體焦慮,原來自己以前所認為的大問題,在和其他國家的人聊過天後,才發現世界果然是圓的,這些問題也絕對不是只有台灣僅有,雖然走了澳洲這一遭,我還是不確定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但更有勇氣學習外國人不停的向外發展、嘗試,雖然自己現在這樣的體認可能晚了那些18歲就如此出來尋找的西方人10年,但至少現在的自己勇於如此做了。更棒的是,以後出國玩,可能可以有更多的地陪呀!
    DSCN5877.JPG    

  5. 開車:
    話說在到澳洲前,早已拿到駕照好幾年了,還是手排的呢!只是家裡沒車,自從考到後,真正上路的次數屈指可數,所以在耳聞澳洲很好練車之際,就決定有機會一定要在澳洲買車、開車!也沒想到,這個願望比預期中還要早實現,到澳洲的第4個月就買到、開到了!其實完全都要拜那會攻擊人的可怕喜鵲(Magpie)之𧶽,破壞了我打算上下班騎腳踏車當健身的計劃,讓我提早了至少2個月買車。但也因此,讓我過著更不受限於「沒車等於沒腳」的日子。買車,真的是個最重要且最難的決定,因為對於汽車是完全沒有概念,而買車當時的英文能力還並不夠好,所以對於看車、買車也更加的困難,當車子真正過戶屬於我的時,最大的成就感並不僅僅只是買到一輛可以讓我自由的車,而是突飛猛進的英文跟處理事情的方式。因為從看車時要懂得怎麼問、怎麼和原車主溝通,到過戶的所有細節,都沒有假他人之手(喔!不過有請朋友協助試車就是了),再包含之後的維修、保養,常常都要用很破又不知道怎麼說的英文跟人溝通,這是件比一般事務還要難上很多倍的事,但其實也只有做了才會知道....喔!原來沒有那麼難,只是自己要不要做而已!(當然是也可以直接都找華人處理,但有時我真心覺得華人不見得就比較好,不過我很懶得時候也還是都找華人處理啦XD)
    DSCN9550.JPG  


  6. 過澳洲人的聖誔節:
    雖然澳洲的聖誔節是夏天,沒有皚皚的白雪應景,對於我們這種很嚮往可以過白色聖誔的人來說,總是覺得有些失落,但如果能夠至少有過一次西方人的聖誔節,也還是很令人開心的。雖說在那之前就因食宿交換認識了澳洲家庭,但他們聖誔節也還是只與家人到外地過,畢竟聖誔節對於他們來說是個家族團聚很重要的節日。原本還覺得很可惜的只能和朋友過,沒想到當時的房東很熱心的邀請我與他們一同共進聖誔晚餐,他們備了滿滿一桌的食物、甜點,甚至也還有聖誔禮物(但現在想想,我只帶了一點自己手作的食物,卻忘了準備禮物,真的很失禮><)。我們從下午5~6點,大家在院子裡吃開胃菜、聊天,然後去看了聖誔燈秀,到後來吃完大餐,玩起遊戲、吃甜點、拆聖誔禮物,到晚上12點多才結束,雖然很累(聊天都最後都快打瞌睡了),但卻很開心,有一個家庭這麼歡迎我加入那個對他們來說是如此重要的家庭聚會。
    而第二年的聖誔節,則是和工廠同事吃著「秘密聖誔老人(secreat santa)」的午餐,才知道原來外國人也喜歡玩禮物交換(我一直以為是台灣很流行而已XD)。而主管還很慎重其事的先寫好了卡片,用抽卡片的方式來交換,讓大家不只拿到了神祕聖誔老人的禮物,還有卡片。
    DSCN6052.JPG  

  7. 馬場工作:
    說真的,有去過馬場工作的人,絕對會告訴你/妳,「去玩玩就好了(或是交換個幾天就好),去工作真是瘋了」。因為對於我們這種不擅和動物、大自然打交道,也沒做過什麼真正粗活的人,真正的馬場工作絕對不是只有帥氣的騎馬而已,只是沒去過的我們,對於「馬」總是會有很奇妙的幻想,加上畜牧業通常也是可以取得第二年簽證的工作之一,所以自然而然就想說「如果可以去馬場工作,又可以集到二簽,剛剛好!」也很剛好的,就遇到了一個第一次找食宿交換的馬場,所以也不計較經驗(大多數馬場都會要求經驗),就決定讓我過去食宿交換了。雖然在台灣也是個號稱鄉下小孩的我,只是比起澳洲,真的去到鄉下後,才發現自己還是活生生的都市小孩,不只是體力上應付不了粗勇的馬(每天都吃一堆、拉一堆),對於鄉間的自然,其實也不是應付的很好。而或許馬場主人是第一次使用食宿交換,也並非真正了解食宿交換的意義,而我對於馬場生活想像過於美好,從一開始到後期都與馬場主人有些不同程度的溝通不良及問題,而原本與朋友一同,雖然工作吃重但至少還有人可以一起討論,但過了一個月後,因與馬場主人的一些誤解,結果朋友順從建議而離開,只剩不甘心的自己繼續奮鬥,每天只能和馬說話,雖然後期還有些與馬場主人的爭執,導致這整個88天的馬場工作並不是很快樂,但回想起來,如果不是自己的堅持,很難有這個機會在馬場工作,也很難證明自己其實是做得到的。
    DSCN3730.JPG  


  8. 想去而且去到的地方:

    -雪梨跨年(Sydney,新南威爾斯州):
    完全就是衝著聞名世界的跨年煙火秀而去的,因為在一抵達澳洲時,就認識了另一位同班機的台灣女孩,兩人聊著聊著,就提到了想去哪、想幹麼,就彼此約定如果有機會,要一同去雪梨跨年、一同去集二簽,原本日子過的太安逸到都有點不知道雪梨跨年這行程能不能成行,最後還是決定就這麼一路從布里斯本開車到雪梨去,花了2天,約1000公里的路程,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和其他人結伴遊玩(之前只有過一次和當時住宿認識的朋友到主題樂園小玩一天),開了幾乎等同於繞了台灣一圈的距離。雪梨跨年對我而言,最大的意義其實並不僅在於看到了那壯觀的煙火秀,而是和人一路玩下去、為了跨年的準備、跨完年後差點回不了住宿地....發生的這一堆堆的樂事、糗事。
    _MG_6617.JPG  

    -大堡礁(Great Barrie reef,昆士蘭州):
    因為大堡礁是世界遺產,所以在出發前就算對澳洲沒什麼概念,但總覺得就是要去一趟大堡礁。第一年因為錯過時機,加上又沒有存到錢,就沒有跟到朋友的大堡礁-凱恩斯團,原本以為就此沒有機會去了,最後在一樣又很安逸的第二年,某個很閒的一天,就這樣決定花錢去一趟,只是行程安排到最後沒有去最熱門的凱恩斯(Cairns),而選擇了澳洲人比較會去的聖靈群島(Whitsunday island),搭帆船出海、在海上過夜、搭小飛機看大堡礁,也許這個地點的活動安排不如凱恩斯的豐富,但也第一次認真的體會到海邊的悠閒跟所謂的平時賺一賺,然後偶爾花錢去旅遊很開心這回事。
    DSCN5557.JPG  

    -雪山划雪(Mt. Buller,維多利亞州):
    台灣除了高山上偶爾水氣溫度夠時,才會有一點點的白雪,雖然澳洲也同樣只有在某些山區才有,但它們卻是多到足以讓人從事滑雪活動(雖然還是不如日韓的雪來的好),原本是很想藉工作到雪山的,但因為時間跟金錢上沒有安排好,最後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只是跟團來個滑雪遊過過癮就好。因為時間跟金錢有限,我們挑了離墨爾本最近的雪山(但其實也還要開3小時的車)Mt. Buller,玩一日遊的滑雪行程。一天的行程,雖然很早就出發,但扣掉租雪具及來回交通時間,以及很多的排隊等上山時間,事實上真正滑到雪的時間並不多。而滑了才知道,自己還是很膽小又怕高的(笑),每每看著身旁的小朋友毫無顧忌的衝刺,就覺得自己超遜。但雪山的美景,真的是漂亮到就算不是為了滑雪而來也值得。
    DSCN4274.JPG  

    -坎培拉(Canberra,首都):
    很多人都以為澳洲的首都是雪梨(沒辦法,誰叫雪梨這麼有名!),但實際上坎培拉才是澳洲真正的首都。是為了平息2大城(雪梨跟墨爾本)的首都之爭而建的城市,所以並不如墨爾本這麼的有歷史感,也不如雪梨這麼的有名、熱鬧,實際上很多人覺得它很假(因為整個城就是刻意建出來的),但我卻覺得很有趣,就像進到了電影裡的未來世界一樣的平靜,和澳洲其他大大小小的城鎮有著很不一樣的氛圍。這是趁從Toowoomba移動到墨爾本,刻意走過的中途站。
    _MG_8490.JPG  

    -墨爾本(Melbourne,維多利亞州):
    原本最後的半年是打算到維多利亞州跟新南威爾斯州交界的小鎮投靠朋友的,但因為時機點不對,加上其實也有過想在最後在大城市生存念頭,於是最後決定多開一天的車抵達墨爾本,想要領教一下大城市的生存之道,事實卻是生存不了,因為不願跟不合法工資妥協,最後只能在盤纏用盡前,盡情享受墨爾本的人文藝術後,就準備回台之路了。
    DSCN9350.JPG  

    -阿得雷德(Adelade,南澳):
    因為在墨爾本的工作運並不如意,在最後的最後,決定走一趟大洋路,開著我的小紅進行最後一次的長征到阿得雷德去,一方面是為了踏遍東澳的主要城市,另一方面也是去會會老朋友。
    DSCN0302.JPG  

    -伯斯(Perth,西澳):
    因為時間跟行程的規劃一直沒有按照期望走(其實應該說根本就沒規劃,都亂走),本來以為不可能有機會去到西澳了,但因為最後在墨爾本的日子總是無法按照預期前進,最後留了點盤纏跟時間,履行自己一直說要去找朋友的諾言,也順便多走了西南邊,做了第一次在澳洲租車,證實了西澳除了海邊、海邊還是海邊,但每個海邊都比東澳來得漂亮。
    IMG_1184.JPG  

  9. 野餐:
    總覺得外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在草地上野餐、曬太陽的這個畫面非常的好看,而自從認識了外國朋友後,每次有機會就想提議去野餐(不知為何台灣人普偏不感興趣),前幾次都是和食宿交換家庭,在院子裡或家門前的木桌椅,擺幾道零食、飲料,邊吃邊聊天。第一次正式到公園野餐,原本只是要和巴西朋友簡單喝個下午茶(順便慶祝買到車、聊聊近況),最後決定各自帶點食物,到當時正值Toowoomba花季展的公園野餐,從此之後,真的是超喜歡野餐的啦~和日韓朋友們辦過一次一人一道料理野餐、邀請工廠同事為自己離職的台灣料理野餐。
    20131109_105404.jpg    

  10. 烤肉(BBQ):
    澳洲隨處可見的BBQ台,只要有公園的地方一定有,而且澳洲人喜歡BBQ的程度也和台灣不相上下,不過烤肉的內容就完全比不上了。第一次吃到澳洲BBQ是工廠某天說是準備了全天候的BBQ,大家只要休息時間,隨時有空就可以過去,原本以為會像台灣那樣熱熱鬧鬧的吃著烤肉,結果沒想到只是移動式BBQ台,老早就把洋蔥、漢堡肉、香腸煎好了,然後旁邊放個麵包,就跟吃漢堡沒什麼兩樣的BBQ,害我有點失望,心想....應該要來看看台灣式的烤肉呀!
    於是在第二年因認識的人較多,終於有機會可以號招很多人一同同樂,不只吃到了烤肉,也用到了公園裡的BBQ台(澳洲的BBQ台真的是超方便的),渡過了第一次在澳洲的中秋節~
    DSCN4499.JPG  

 

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事:

  1. 旅遊網誌:
    這部落格早在環島時就已建立了,本想說澳洲的生活很悠哉,應該加減會有時間來寫寫遊記的,但生性懶散加上去澳洲的第一個月筆電就壞了,直到第一年回台前幾個月才因緣際會下,遇到了個工程師幫我修好了,但之後卻又馬上發生了隨身硬碟壞掉,頓時失去了第一年的照片(到現在還是無藥可救><),因此就算第二年筆電已修復、買了新的硬碟,但早已無心寫網誌,就這麼個給拖到了現在。說真的,遊記這種東西,就是會隨著時間而感覺淡忘的,雖然一直斷斷續續還是寫日記來彌補,但日記也不是天天寫,也比較沒有主題性,而且沒有照片輔助,精彩度還是不同,功用也不同。

  2. 開車環澳:
    本來買車的計畫就是希望有機會可以環澳,但結果自由愛亂跑的性格只有一半,跑到澳洲後,找到了新工作、認識了新夥伴、熟悉了新環境後,其實就想繼續安定下來了,我還是離不開自己的舒適圈(攤手)。加上澳洲真的是幅員太廣大,而自己又不擅於找旅伴,對於環澳需要一個人一天就開上近5~6百公里的路程,就覺得很疲累,加上容易煩惱的個性,擔心車子如果拋錨在沒有訊號的深山裡,或是不小心撞到突然衝出來的袋鼠之類的,就沒有真正的實現這個願望了。
    不過最後靠著飛機+火車,至少到了西澳,也算是完成了一半的環澳心願吧~完成了東西澳各大城的小小旅行。

  3. 想去卻沒去到的地方:

    -費沙島(Fraser island,昆士蘭):

    -烏魯魯(Uluru,北領地):
    說到澳洲,大家大概都會想到「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情」這部電影,然後就想去看看那世界的肚臍,畢竟它是一整塊大石頭,有誰看過像山一樣大的石頭?它本來一直是我的必到口袋名單,但因為一直沒有做好規劃,想去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沒想到,最後有錢又有想到的時候,行程上已經不能如此安排了,只好留了點遺慽,當做以後可以再去的理由了。

    -塔斯馬尼亞(Tasmania,塔斯馬尼亞州):
    因為耳聞塔斯馬尼亞州是澳洲最漂亮的地方,很多人都是紐西蘭去不成,退而求其次只好去塔斯,而且也是個會下雪的地方,就覺得一定要去的!結果沒想到又是擦身而過,明明已經到了離它最近的墨爾本了,先是考量了必需在墨爾本找工作,後來變成工作不找了,但卻擔心金錢跟時間不能配合(每次都有太多的組合在考慮),結果最後決定一路玩回去,把行程都訂好後,才想起忘了把塔斯放進行程裡,就這樣離開墨爾本,也離塔斯越來越遠了。

    -達爾文(Darwin,北領地):
    其實是因想環澳,而屬於北領地首都的達爾文當然就也應該被列入口袋名單中,但因為一直以來的行程都是往南走,等到要往北走時,已經是接近這2年旅程的末期了,坦白說,一直在外面流浪也是很累人的,若去達爾文不過就只是為了填入那清單,但當時心已累,而時節還是蒼蠅頗多之時,就打消念頭了。

    -紐西蘭(NewZealand):
    好不容易都在南半球了,總覺得紐澳是該一起玩的,而且剛好又有朋友邀約一起去,終於可以不用再一個孤單旅行的,最後一樣在金錢跟時間的考量下(雖然有朋友一起去,但大家去紐西蘭的時間都比我預定晚一個月),決定西澳跟紐西蘭二選一,畢竟整個就是不同方向,無法通包。

  4. 長期旅伴:
    其實這是在澳洲第二年才想到要做的事,一直以來,因為自己不受控很久了,加上對於旅行這件事總是特別的漫不經心,不喜歡太多的安排,老是說走就、說變就變,因此就算很害怕一個人要到個語言不通的國家,也不曾想過要找旅伴一起來,因為不擅溝通,也不擅吵架,更不喜歡不歡而散,對於多了旅伴同行,總是很多不好的幻想,如果意見不合怎麼辦?如果方向不同怎麼辦?如果想拆夥了怎麼辦?從來沒想過多了個旅伴,可以增添多少不一樣的風景。直到第二年生活,因為總是換雙人房室友的關係,有情侶、朋友,然後看著他們為了找工作、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到對於各種事物的意見看法,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也突然的好奇了起來,在這些事物中自己如果遇到了同樣的狀況,又會如何和夥伴討論?相處?這其實是個讓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是個讓自己成長的過程,於是開始有想要旅伴的念頭。雖然事後曾經找過二次短期的旅行旅伴,但儘管大家可能有時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但畢竟只是短期,忍一下也就過了。所以就長期旅伴而言,這件事到離開澳洲前,始終沒有做到。
    DSC_4098.JPG  

  5. 語言學校:
    很多人來打工度假通常都先來幾個月的語言學校,再開始真正的打工度假生活,但也有少部份人是先打工度假一陣子後,覺得有需要再去語言學校,而我原本的打算是如後者,因為原本出國的預備金是不太夠讓我先語言學校的,畢竟澳洲的語言學校並不便宜。但第一年並沒有存到錢,因此也就沒有辦法做這件事,第二年到了墨爾本時,曾經一度想去,甚至還試聽了好幾間,也有中意的學校,但就發現了某種奇特的現象,我認為跟得上程度的老師,但同學們程度卻比我低,和同學程度相當的,老師卻很隨便上。而當時的房東是線上英語教學的老師,他們認為我的程度其實只要自己學或再多跟其他人講英文就好,加上和朋友討論後認為,其實自己也並不是真的很認真的想學好英文(對於文法跟背單字一點耐性也沒有),只是自己很想繼續說英文,然後最後還是糾結在金錢上,在沒有收入的狀態下,還是決定把這筆錢拿來好好的用力玩。
    雖然最後仍然沒有上語言學校,但因為澳洲是個移民大國,各地方其實都有很多的免費英語課程(只是大部份都是教會所屬),在第一年到Toowoomba時,其實就有找到一些免費語言課程的資訊,一開始是先找到當地圖書館的課程,每週兩次的讀新聞課,但因為沒有做分級,常常出現不是別人和老師聊很多自己只能乾瞪眼,不然就是老師解釋半天有人就是不懂,加上之後人數漸多,總覺得達不到效果,後來經朋友介紹到了一間教會英文課,和一般大多是藉由讀經來教英文的的教會比起來,這間教會採分級分班,據說方式帶的也如同外面付費的學校,對於當時正在練習英文的我,著時有很大的幫助,只是之後再回去時,也因人數漸多,總覺得教學品質受到影響,似乎效果已不那麼顯著,於是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20131207_112435.jpg  

  6. 露營:
    澳洲是個很流行露營,而且也很方便露營的國家,每每開車在路上,總是可以看到幾台露營車,不管再偏僻的鄉下,一定會有caravan park(車屋公園),提供衛浴、廚房(好一點的還有泳池),可以選擇住自己的車或他們提供的Van(該翻成「車廂」嗎?),也可以花多點錢住小屋,然後也有很多國家森林公園,有的裡面也提供很好的露營場所,有的可能是免費提供場地、衛浴,但沒有電,或是提供場地,但衛浴跟電要另外花錢,總之,就是個對於喜歡大自然、露營的人很友善的國家。而那種在美國電影常會出現的,裡面有床、有廚房或衛浴的露營車,在澳洲也很常見,每次看到有人開著露營車經過,就好羨慕,也好想去露營,但自認為對於野外求生這件事是一竅不通,也不敢一個人這麼大膽的就去露營(就算裝備齊全),也一直沒有遇到好心人要帶我去,所以到最後還是沒有機會露營,也沒有機會搭搭露營車。

沒想到卻做了的事:

  1. 認識各式各樣的人:
    雖然出去旅行一趟,「認識人」是一定會發生的,但並沒預期到,原來旅行會遇到這樣多各式各樣的人,尤其打工度假其實比較像到另一個國度「生活」,不完全是旅行,而且澳洲打工度假的人口又這麼的多,實在是很難不遇到其他人。但因為自己很遠離人群的個性,在一開始就選擇了食宿交換,所以原以為在澳洲的生活就像這樣,可能只是認識這固定幾個,可能因工作、住宿而認識的人,但沒想到一離開食宿交換家庭後,第一個入住的背包客棧就讓我遇到了一大群和我同樣為了打工度假而來的人,而且還是台灣人(雖然我一直都很想遠離台灣人,但不知怎的,都一直和台灣人在一起),在大家同文同種同語言同屋簷下生活,加上大家的熱情相待,每天認識不同的人,發掘不同的故事,真的是很有趣的事,也著時讓這個自從出了社會後,除了以前的老朋友外,生活只剩下同事,實在很少認識其他外人的我大開眼界。但也因此才了解到每個為了「錢」而到澳洲掏金的,除了常聽到的是為了創業,可能還有要還債的、存旅遊基金的、就是嫌台灣太難賺錢、存錢的.....之類的;也才知道原來現在台灣來打工度假的年齡真的是越來越年輕,有高中畢業家人支持先來看看,再選擇回去後要繼續唸書還是工作的、也有自己覺得不知道為何要往上唸,所以只唸到高中就去工作,然後決定出發到異鄉尋找不同的可能性的、也有待人處事跟談吐,不說根本看不出來只是19歲的小女生;也認識不同型式的旅伴組合,大多數是情侶黨,但也有朋友黨、甚至是到澳洲因為工作才認識,第一晚就睡在同一張床上的夥伴黨(實在很難想像自己要跟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一下子就生活在同一個空間,甚至睡同一張床);或是曾經來打工度假過,最後選擇留在澳洲繼續發展的、或是回台後,還是很想念澳洲生活,所以回來重新當學生,為了拿到澳洲身份而奮鬥的、或是直接選擇出國,為了未來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的留學生;也遇過同樣是環遊世界行程,卻在同一個城市相遇,相似的年紀、相似的身份,卻是來自不同城市,原本彼此不認識的日本人;也遇過只是為了可以有英語教學經驗,幾乎可以說是以接近無薪的方式到學校擔任課堂助教;也認識想要一圓農村夢,而努力每天拔草、鋤田卻很開心的小護士;也遇過逐戶敲門問到房間出租、膽大包天的台灣女孩(我再勇敢一個人出國,也沒大膽到做這件事);以及各種職業的人,從最常見的工程師、業務、助理、護士、老師、公務員,到鐘錶技師、志願軍官(還是女生呢!)、按摩師、五星級飯店的主廚、專業街頭藝人;當然也有各式各樣我無法理解的人,比如什麼都很省,省到我覺得很摳的人,但卻會在菸、酒,甚至賭場花下大把大把的錢;或是真的也有那種一心只想找個澳洲人嫁了,認為這樣是拿到身份最快的方式的人
    ....太多各式各樣以前從來不會接觸到的人,多到實在無法一一描述,但這些人是開啟了我對於「人」的興趣,很多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其實我覺得更應該說不管到哪,其實最美的風景都是人,每個人都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也在和每個人聊天的過程中知道,有很多以前覺得過不去的關,其實都沒什麼,那都是大家必經之路,只是每個人遇到的時機不同、開竅的時機不同、處理的方式也不同。
    我和其他人.jpg  

  2. 比基尼:
    一位本來要一起出發的老朋友還提議說,到澳洲要來試試比基尼!畢竟在國外,大家都很習慣穿比基尼,所以應該要來試一下。當時還是很害羞的我,一點都沒有想過應該來試一下的,結果第一次和巴西朋友去海邊曬太陽,就發現雖然自己已經穿的比平常還要少的短袖短褲了(以前真的很少短褲出門的),但在週圍幾乎都是比基尼,連老奶奶、身寬可能是我三倍的人都穿比基尼的海攤,頓時覺得自己穿太多很像異星球來的人一樣,而且曬完太陽後的小背心一直穿在身上,就覺得果然海灘是要配比基尼的。但始終也一直沒有去買,主要也是因為自己並沒有很愛到海灘去,直到要去大堡礁的前一天,最後衝動的買下了生平第一件比基尼,實際穿過後,其實大家露的都差不多,何況亞洲人再胖都還是比西方人小隻,自然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DSCN5437.JPG  

  3. 擺攤賣東西:
    說真的,自己並不是生意人的料,所以也從來沒想過要擺攤這件事。雖然澳洲二手市集、跳蚤市場很多,不時聽過有人去擺攤把自己過多的行李賣掉(最多的就是賣衣服),但自己也總只是當個去逛市集的人,從沒想過要去賣。直到移動到墨爾本時,剛好正值快中國新年了,自己也不知哪來的勇氣跟想法,大概是反正也閒閒沒事做,找不到工作(也很懶得找XD),又想起去年曾經用難得帶到澳洲卻很少用的毛筆,寫了單字春聯送給當時的室友們,就覺得說不定可以試試看。自認為雖然不算是寫的很漂亮,但唬唬喜歡中華文化的西方人也許還可以,加上墨爾本是澳洲出了名的文化之都,只要找的到市集可以試賣,反正也不認識任何人,沒有丟不丟臉這回事。就也很剛好的遇到了一個老闆是台灣人的市集,也很剛好的他們有新年的活動,就這樣,老闆給了我一個攤位,讓我來賣春聯。我花了很多的時間才找到墨汁跟紅紙,還預先寫了一些,但最後卻被老闆嫌棄寫的不好,第二天他還找了個書法老師來打對台,雖然結果不盡理想,但其實也是個很有趣的回憶,而且也讓我的這趟旅程整個超展開
    DSCN9617.JPG  

  4. 當街頭藝人:
    這件事真的是所有的事情中最始料未及的,也是因為去賣了春聯才有的超展開。因為在市集賣春聯,而認識了2位在台灣的專業街頭藝人,她們只是單純來墨爾本當街頭藝人,夢想是可以到世界各國去當街頭藝人,而這次的墨爾本之旅只是第一次試水溫(我真的是超佩服她們2個的)。因為在市集賣藝的兩天,讓我們變成了朋友,雖然我賣的不是很好,但她們卻給了我很多幫助,甚至還鼓勵我試試看做街頭藝人,於是....我們就真的想到了變身成為街頭藝人的方法。雖然最後我還是沒有只靠街頭賣藝就把自己養活,也大概僅僅只擺了4~5次攤,但做街頭藝人這件超展開的事,我想真的不只是驚呆了身邊的朋友,連自己都要連連稱奇了。
    DSCN9384.JPG  

  5. 印度洋-太平洋火車:
    這個原本也是老朋友提的議之一,當時只想說要開車環澳,所以壓根就沒把這件事放心上,何況長途火車花時間又花錢。但最後剛好到了該把車子賣掉的時節,加上發現一個人開長途真的是累死人的事,就放棄了原本想要走寂寞公路到伯斯的念頭,而原本早已買好墨爾本飛伯斯的飛機,但買完機票的隔天才想起,反正現在有的就是時間,應該要試一下世界第二長的火車才對,結果就換了墨爾本飛阿得雷德的飛機,再從阿得雷德轉搭列車,開啟火車的2天2夜之旅,雖然決定搭火車前,朋友覺得我真是瘋了,要花那麼多的錢(機票也不過才$100多澳,火車票光坐舖就要$300多澳,沒有$1000澳是搭不起臥舖的),然後還要睡在火車上受苦,而且橫跨的是千篇一律的澳洲沙漠風景,但....機會就這麼幾次而已,以後還會不會有機會搭到這種吃喝拉撒睡洗澡都在火車上的列車也很難說,再說有多少人說要搭的到最後卻沒有,而且對我而言,別人說風景再美再無聊,沒有自己見識過都不算數,就這樣買了票下定決心坐一趟。「坐」在火車上睡覺真的是件不舒服的事,但有餐車列的火車很有趣、會廣播叫人起床的火車也很妙(第二天剛好是Australia day(相當於國慶日),還放了很吵的國歌)、和整列車的人共同相處2天也很有趣、發現有人來回東西澳好幾次,每次都是搭火車很厲害、被在澳洲活了6~70年,也是第一次去西澳的老夫妻發現,眼前這異國小女孩去的地方還比他們多,突然感到有點驕傲.....那整整2天2夜,其實很多時間都在放空、跟人聊天和睡覺,其實就像廣告說日竹心戈「不做不會怎樣,但做了很不一樣」,至於哪裡不一樣?大概是屁股開花了,所以覺得有點不太一樣吧XD
    DSCN9432.JPG  

  6. 沒想去卻去到的地方:

    -峇里島(Bali,印尼):
    本來認為結束澳洲之旅後,回台前的旅行,不是去紐西蘭,不然就是走其他太平洋島國的。雖然很多人很喜歡去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之類的,一來離澳洲也不遠,所以澳洲飛這些地方的機票也不貴,再來就也剛好可以當做轉機中點站,順道玩一下再回台。但因為自己並不是很喜歡東南亞國家,除了一開始也是藉轉機去了一趟新加坡外,並不會特別想安排東南亞之旅。但因為已經放棄紐西蘭之旅,飛到西澳了(紐西蘭從墨爾本飛最便宜也最近),所以若要藉轉機順便玩一趟,事實上也只剩東南亞可以走(基本上就是新加坡、吉隆坡,或是香港了),而當時剛好看到有人分享澳洲經峇里島飛回台灣的消息,才發現這航線真的是超乎想像的近,伯斯-峇里島-台灣幾乎可以說是一直線了,總飛行時間也不過是3+5小時,雖然這條航線只有那個也曾經出事的亞洲航空,但衝著便宜的機票跟最短的航線,然後什麼都沒規劃就去了。
    說真的,這趟旅程不能算滿意,第一,因為從已進入冬天的澳洲,一下子飛到了夏天的峇里島,每天都處於濕濕黏黏熱的狀態,讓我一點也沒有心情到處晃;再來,剛從一個很遵守交通規則的國家生活了2年,一下子進入一個規則似乎完全不是參考用,應該是沒有規則的國家,然後身邊總是有許多汽機車呼嘯而過,我突然不知道怎麼過馬路了;然後,走在路上總是不停的有人問「要搭計程車嗎?」「要買嗎?」一直無法平心靜氣的逛個街,就令人感到很煩燥,而且看著那其實只比台灣便宜一點點的生活消費,對照著他們不平等的薪資條件,說真的就無法真心的「享受」這樣的旅行。但在峇里島遇到的一位紐西蘭爺爺,卻成為我這趟旅程最有趣的地方,不只和紐西蘭爺爺聊很多,我們也約定了未來一定要去紐西蘭找他玩的約定!
    DSCN9853.JPG  

沒想到也沒做,但現在想想應該做的事:

  1. 定期匯錢回家:
    一直以來,總是在「錢」、「成就」這些事情上,跟家人有很大的出入,雖然很感謝因為父母的努力,才能讓我從小到大都不用煩惱錢,所以才有現在的可以不用為了錢苦惱的去追求心靈的成長,但隨著越大,就越容易在這些事情上和家裡有爭執,雖然明白他們要的並不是錢,但總是三句話不離「錢」、「工作穩定」、「成家立業」,似乎永遠看不到我們在其他事情上的成長與發展很令人洩氣,以前也會很賭氣的覺得「那是否只要能給錢,什麼都可以不要做了!?」。但翻開自己的成長背景去想現在自己的任何行動、思考去想,就也不難理解,在他們那個戰後嬰兒潮、為了生存努力而成長的背景下,他們也只能用這些容易看到、容易衡量的錢去穩定內心對孩子的擔憂。雖然我更希望的是他們能夠理解我們的世代,但似乎漸漸的明白,如果不能先安撫他們的擔憂,很多事情就也很難有下一步。雖然也明白這只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式,但至少能夠讓他們知道「即使現在自己做的事,不是他們能夠理解的,但這件事除了可以餵飽自己外,還是可以給他們一份安定」。不過這件事,在過去的二年裡,自己並沒有做到,只希望將來的自己,不論是在做什麼,都可以做到這件最基本的事。

  2. 嘗試新的生活路線:
    本來是沒打算會在同一個地方待第二次,因為本來的計畫是要環澳,自然就也不太可能同一個地方待兩次,但因為第一年結束在馬場生活,當時的日子太苦悶,而第一年的澳洲生活,很多時候都是處於嚐鮮的狀態,所以對很多事都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去嘗試、體驗,所有的事幾乎都覺得新鮮有趣,但隨著生活趨於穩定,也就趨於傾向「習慣」,習慣安穩的生活方式、習慣熟悉的環境、習慣熟悉的朋友,加上馬場的地點離Toowoomba算近(4小時的車程),想說先回去找朋友,找以前的工作,也就很順勢的回到Toowoomba安定下來了。雖然一開始的確有因為朋友大多已離開Toowoomba,一樣要再重新建立關係,感到有點失落(跟回去前的想像不同,以為回去還有熟悉的面孔、可以做熟悉的事),但慢慢的工作又重新上軌道、認識新朋友後,其實生活就又重新回到原本的平穩,雖然不能說是完全和第一年一樣,但模式其實還是很像的,工作、煮飯、偶爾出遊、偶爾找朋友,現在想想,我還是很喜歡這樣的生活,但如果當時可以更有勇氣去找尋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工作,或許最終還是會回歸工作、煮飯、出遊的模式,但要在一個全新的環境再建立起這樣的生活,是件不簡單的事。不過,不管是重回舊環境或尋找新可能,其實我也了解了一件事,雖然自己是不愛一直適應新環境、新朋友的個性,但很有趣的是,只要給自己一點時間,事實上還是可以適應的很好的(或許這就是人家說的潛能吧~)。

 

呼~洋洋灑灑打了好大一篇,好像終於打完....兩年的回憶果然不是短短幾段文字就可以解決的(倒)

本來想說應該要打個淺顯易懂的文章的,但實在是太久沒有寫網誌、用中文了,總覺得腦袋有點難以轉動,

而原本是想了很多感想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好像已經忘的差不多了:p

或許,哪天又想到了什麼,再來補補吧XDD

接下來,希望還可以持續有動力的繼續補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